让融合,更容易
Make Inclusion Easier.
“融合”为什么与你我有关?
Why Inclusion Matters?
每个人都有被“排斥”的经历
每个人身上都有标签——外地人,女人,非名校毕业生。
我们都希望其他人能够不局限于用这些标签来定义我们,而是认识我们作为“人”的价值。
看不见的身心损伤/障碍
亚健康、抑郁症等身心损伤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。
那些看不见的障碍,需要我们以包容的态度来应对,以无障碍的方法来解决。
我们都会慢慢变老
到2050年,全球将有20亿人口超过60岁,其中43%有某种程度的残障。
我们的社会需要应对一个不断老龄化、可能遇到越来越多障碍的消费者和劳动力群体。
融合残障者为雇主带来更高效益
Inclusion Pays, and Exclusion Costs
减免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”
国家规定,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就职职工总数1.5%的比例雇佣残障者(部分地方规定比例更高)。达不到规定比例的雇主,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(残保金)。
残保金年缴纳额=
(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×当地规定比例 –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障者就业人数)×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。
岗位补贴及超比例奖励
各地政策规定了不同的超比例就业奖励标准。如北京的用人单位可为残障员工申请每年↑5000元~7000元/人的岗位补贴。超过规定比例的,在岗位补贴的基础上,按每多雇佣1名残障者,再给予每年↑10000元/人的奖励。
改善员工绩效
融合残障者,有助于企业正视员工面临的隐性障碍,促进员工身心健康。包容、多元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生产力。实践表明,残障员工也往往有着更低的流失率和更高的忠诚度。
产品/服务创新
了解最边缘的需求,往往能设计出让最多人受益的产品(例如:手机短信最早是为聋人设计的)。实践表明,残障员工往往能为企业的问题带来独创性的视角和解决方案。
企业社会责任及品牌
消费者、价值链上下游都在日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,积极的社会形象亦有助于打造优质品牌,形成差异化。
迈向未开拓市场
中国经济增速放缓,人口红利优势减弱,企业需要将市场拓展到未被满足的少数群体,以寻找新的增长点。中国8500万残障者的消费潜力有待释放。
Easy Inclusion © 2017